天山网讯(通讯员李乾红报道)“我每年出栏800多头猪,全靠科技养殖,你看,《兵团日报》‘科普苑’栏目里面有很多关于养猪方面的致富经验介绍,我看完后都把它剪贴下来。”11月12日,笔者在农十师一八六团一连养猪大户殷燕家里采访时,她拿着几本厚厚的剪贴本兴奋地对笔者说。
1993年,殷燕拿出家中仅有的1000元积蓄搞家庭养殖。经过十几年的努力,她已创造总产值400多万元,实现利润80多万元。在她的带动下,一八六团在沿界河一带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养猪、养羊、养牛为主的“牧业村”,为团场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为此,殷燕多次受到团场的表彰和奖励。2003年,她被兵团评为“十大杰出青年”;2005年,她被评为“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”。
酷爱学习的殷燕2000年开始订阅《兵团日报》。除了养猪外,她还养殖鸡、兔子。一次,她养殖的一只母兔生了一窝小兔。第二天小兔们看上去都无精打采的,她立即想起来在“科普苑”上看到过一篇《母兔催乳法》的文章,便按照文章介绍的方法,将母兔乳房周围的毛拉净,用水刺激乳腺,增加产乳量,并对小兔进行了人工哺乳。她还按照文章介绍的知识,给母兔多喂萝卜、泡涨的花生米等。没几天,母兔的奶水多了起来。这以后,在每个母兔产前15天,殷燕就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。
“科普苑”中的知识贴近实际、实用,这是殷燕总结出来的经验。和殷燕有着相同认识的还有该团六连职工李现民。李现民2005年开始养羊。刚开始,他也不会管理。一次,他偶然从《兵团日报》“科普苑”看到一篇题为《冬季如何管好羊群》的文章。他认真地看了好几遍,了解和掌握了冬季养羊的知识:一是要做好保暖;二是要做好舍饲;三是要抓好生产母羊保胎和产羔;四是要抓好卫生防疫工作。按照这一做法,他回家后就在羊圈里做了一个棉门帘。在外放羊的时候,他再也不拿石头、响鞭驱赶羊群。这些都是他从文章中学到的,因为如果那样可能会让母羊摔伤和流产。在母羊产羊羔的时候,正好刮起了寒流,外面比较冷。李现民冒着寒冷连夜搭起了一个塑料暖棚,然后把母羊全部赶到了一个干燥的暖棚里。接着,他又在暖棚里生起了炉子。那年春天,李现民的30多只生产母羊在他的管护下顺利地产下了小羊羔。连队的许多职工都不明白李现民是怎么做到的。当李现民拿出他收藏的《兵团日报》后,大家才恍然大悟。
这以后,只要连队来报纸,大家都是抢着阅读《兵团日报》,这年年底,连队的职工都订了《兵团日报》。“订上《兵团日报》就等于把老师请到了家里,那还愁富不起来啊!”快人快语的李现民说完后开心地笑了起来。
通过看“科普苑”尝到甜头的还远远不止殷燕和李现民两个人。该团五连职工柴立忠种植着一百多亩地。他喜欢读书看报,对《兵团日报》情有独钟。他说,“科普苑”这个栏目办得好,是职工致富路上的好帮手。他指着他收藏的2006年12月8日的“科普苑”中的一篇题为《职工储粮十九法》的文章对笔者说:“你看,这篇文章帮了我的大忙。”原来柴立忠留了一些小麦种子,不料遇到了虫害。他按照文章介绍的方法去做,结果减少了损失,保住了种子 。
|